简历编号:1287965702 |
|
更新日期:2025-04-19 07:00 |
|
丛小姐
目前所在: | 江苏省 | 年 龄: | 22 |
|
户口所在: | 江苏省 | 国 籍: | ||
婚姻状况: | 未婚 | 民 族: | 汉族 | |
人才测评: | 未测评 | 身 高: | ||
我的特长: | 体 重: |
◆ 求职意向
行业意向: | 其他行业 | ||
人才类型: | 普通求职 | ||
应聘职位: | 行政/后勤:销售专员/助理 | 职 称: | |
工作年限: | 参加工作日期: | ||
求职类型: | 全职 | 可到职日期: | 随时 |
月薪要求: | 7000~16000元 | 希望工作地区: | 广州市,, |
◆ 工作经历
中国工商银行南通分行 起止年月:2023-06 ~ 2023-09 | |
公司性质: |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:其他行业 |
担任职位: | 理财经理助理 |
工作描述: | 线下理财活动:1. 协助完成5000+工资卡注册及养老金产品推广,提炼客户需求反馈部门,优化内部理财方案。2.参与工商银行工资卡的线下注册活动,确保了客户的满意度。3.线上客户电话推广与咨询,积极与客户沟通,解答咨询问题,为服务台客服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桥梁作用。 数据驱动决策:利用工行平台筛选2000+会员客户数据,建立分类标签体系,支持精准营销与人才储备分析。 业绩结算:养老保险线下注册30余人,管理汇总2000余客户名单。 |
离职原因: |
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社局 起止年月:2022-06 ~ 2022-09 | |
公司性质: | 政府机关 所属行业:其他行业 |
担任职位: | 活动组织宣传员 |
工作描述: | 文稿撰写:撰写10+篇人才政策推文(如“燕归巢”高校学子活动),公众号阅读量提升40%,助力本地人才回流。校企活动策划:策划组织“燕归巢”第八届高校学子看如东活动,记录活动事宜并向领导汇报工作,参与媒体电视台采访。 |
离职原因: |
如东驻外南京青年团工作委员会 起止年月:2022-02 ~ 2024-09 | |
公司性质: | 社会团体 所属行业:其他行业 |
担任职位: | 驻宁浦口区办公室主任 |
工作描述: | 团队建设与人才吸纳:线上线下并结合驻地学校,统筹联络300名南京高校新生加入组织,制定新人融入计划,提升团队凝聚力,留存率达85%。 活动策划与执行:参与“南京商会走进人才企业活动暨‘如驿’励志成长基金爱心注入”,协调企业、高校及政府资源,完成新闻稿撰写及对外宣传,活动覆盖500+人次。 跨部门协作:组织10+场校地合作会议(如河海大学人才对接会),优化流程效率,缩短会议筹备周期30%。 |
离职原因: |
◆ 教育背景
毕业院校: | 南京邮电大学 | 最高学历: | 本科 获得学位: |
教育开始日期: | 毕业日期: | 2025-07 | |
专 业 一: | 工商管理 | 专 业 二: |
◆ 语言能力
外语: | 粤语水平: | ||
其它外语能力: | |||
国语水平: |
◆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
◆ 详细个人自传
我是一位兴趣多元、热爱生活的乐观践行者,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拥抱挑战与机遇。自幼热衷于探索不同领域,学生时代广泛涉猎摄影、新媒体运营、活动策划等实践,曾从零搭建校园社团新媒体矩阵,主导拍摄10余场大型活动并撰写多篇传播稿件,在镜头捕捉与文字表达中培养了对美的敏锐感知力,也塑造了得体大方的外在形象与从容自信的内在气质。无论是校园活动中的统筹协调,还是实习期间与企业、政府的多维度对接,我始终以亲和力为纽带,注重倾听他人需求,擅长用真诚沟通化解分歧。在工商银行实习期间,面对客户咨询与突发问题,我以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赢得团队与用户认可,多次被推选为活动主持或对外联络代表;在青年团工委任职期间,通过制定新人融入计划、组织高校合作会议,以共情力凝聚300余人团队,留存率超85%,并获评“三下乡”先进个人等实践荣誉,这些经历让我深刻理解:亲和力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,更是高效协作的基石。
我对生活与工作充满热情,善于在压力中寻找突破点,始终保持“问题导向、解决为先”的积极心态。策划“燕归巢”高校人才活动时,面对疫情导致的执行难题,我迅速调整方案,联动线上线下资源,最终吸引500余人参与并推动政策文章阅读量提升40%;在中国黄金培育钻石项目中,主动承担跨部门协调重任,优化协作流程,仅用5个月便完成千人调研与产品方案落地。这种积极性不仅体现在执行力上,也渗透于日常细节——坚持通过运动保持活力,利用业余时间学习PS、视频剪辑等技能,考取计算机二级与英语六级证书,持续拓宽能力边界。我相信,真正的乐观源于对自我成长的笃定,因此我珍视每一次尝试,无论是商业竞赛获奖还是活动中的小突破,都化为激励前行的动力。
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同步提升,让我在团队中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。朋友常形容我“像一株向日葵,总能带来温暖与能量”,而我更愿以这份积极感染他人,携手创造更多价值。